推广 热搜: 汽车  汽车销量排行榜  suv销量排行榜  新能源汽车  新能源汽车前十名品牌  宝马x5优惠  保时捷卡宴  保时捷718  8月汽车销量排行榜  保时捷918 

即将上市:19家上市车企半年报业绩预告:乘用车企仅3家预增

   日期:2022-07-20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汽车网  联系电话:浏览:196    
核心提示: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截至7月19日,共有19家整车上市企业(7家乘用车企业和12家商用车企业)发布了2022年半年度业绩预报,仅有9家车企今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正,占比不足一半。SH)三家业绩预增;商用车中一汽解放(.头部车企业绩预喜:比亚迪、长安、长城逆势增长值得一提的是,比亚迪是目前已披露上半年业绩预告的车企中,唯一实现销量、净利润双双增长的上市车企。

19家上市车企半年报业绩预告:仅3家乘用车企业有望增长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宋豆豆报道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截至7月19日,共有19家上市车企(7家乘用车公司和12家商用车公司)发布了2022年半年度业绩预测,只有9家汽车公司 今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正,占比不到一半。

乘用车中,只有比亚迪(.SZ)、长安汽车(.SZ)、长城汽车(.SH)实现了预定的业绩增长;商用车中,一汽解放(.SZ)、福田汽车(.SH)、东风汽车(..SH)、中通客车(.SZ)、中国重汽(.SZ)和金杯汽车(.SH)共6家净利润为正,但除中通客车净利润外,其余五家公司业绩均出现预减。

关注未扣除净利润,仅7家公司实现盈利(乘用车3家,商用车4家),其中5家公司较去年同期呈下降趋势。比亚迪预计扣除后净利润增幅最高,同比增长578.11%-795.11%;宇通客车(.SZ)亏损最大,同比增长223%-304%。

头部车企成绩斐然:比亚迪、长安、长城逆势增长

近年来,乘用车市场需求呈现差异化K型趋势。传统燃油汽车占比持续下降,新能源汽车占比持续提升,国内汽车市场形成结构性增长趋势。中汽协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汽车产销量分别为1.211.7万辆和1.205.7万辆,同比下降3.7%, 6.6% 同比。%。

借势新能源汽车的“东风”,国内新能源销售龙头企业比亚迪今年上半年打破了“增收不增利”的恶性循环。增加138.59%-206.76%;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2.5-33亿元,同比增长578.11%-795.11%。

这一数据与比亚迪2021年全年净利润(30.45亿元)持平甚至有望超过,也意味着比亚迪二季度净利润在19.之间92亿-27.92亿元,同比增长约113%-166%(今年一季度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8.0.8亿元)。

比亚迪在业绩预告中表示,2022年上半年,集团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势头强劲,屡创新高,市场份额遥遥领先。来自原材料价格的盈利压力。手机零部件及组装业务方面,消费电子行业需求疲软,但得益于成本控制改善和产品结构调整,盈利能力有所回升。

值得一提的是,比亚迪是唯一一家披露上半年业绩预告,并实现销量和净利润双增长的上市车企。数据显示,比亚迪6月销量为13.4万辆,同比增长162.7%。这是今年连续第四个月月销量超过10万辆。燃油车停产后,销量不降反升。今年1-6月,比亚迪累计销量64.14万辆,同比增长314.90%,超过去年全年销量(60.@ >380,000辆),并且还超过特斯拉,重新夺回了上半年新能源汽车的全球销量冠军。

按照这一趋势,随着下半年供应链的逐步完善和一系列汽车消费政策的刺激,比亚迪全年销量有望突破120万辆。

尽管销量下滑(长安汽车2022年上半年销量112.58万辆,同比下降6.25%),但长安汽车上半年业绩超比亚迪的那个。业绩预告显示,今年上半年,长安汽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0-62亿元,同比增长189.14%-258.54%,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为2.5-35亿元,同比增长237.95%-373.13%。

长安汽车表示,上半年净利润的大幅增长主要得益于公司品牌不断提升、产品结构不断优化、自主品牌盈利能力不断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一季度,长安汽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5.36亿元,同比增长431%,其中部分转让英伟达科技贡献了21.3亿元的净利润,占长安汽车一季度净利润的近50%。扣除英伟达科技的投资收益,长安汽车一季度非净利润为22.7亿,同比增长215.24%。

以此推算,长安汽车今年二季度净利润仅为2.3-12.3亿元,与一季度相差甚远。销量方面,二季度环比也有27%的下滑,但长安汽车并未在财报预测中披露相关说明。

值得一提的是,上半年销量仅为长安汽车一半的长城汽车,预计净利润将超过50亿元。报告显示,2022年上半年长城汽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3-59亿元,预计同比增长17.7-23.与上年同期相比7亿元,同比增长50.20%-67.20%。

长城汽车表示,报告期内业绩增长主要是由于公司产品结构优化,自行车价格上涨,毛利和毛利率增加,外汇收入增加;但公司立志向全球智能科技公司转型,推动新能源、智能化发展。,导致研发投入和股权激励费用同比增加。

长城汽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8-23亿元,预计减少5.4-10.4亿元元与上年同期相比。降幅为19.07%-36.66%,与销售额的降幅基本持平。

日前,长城汽车上半年销售报告显示,1-6月,长城汽车共销售新车51.85万辆,同比下降16.12%。去年同期。按照此前的计划,长城汽车今年的年销量目标是190万辆,而上半年,长城汽车仅完成了全年销量目标的27.3%。

“华为概念股”——小康股份、北汽蓝谷大幅亏损

有人欢喜有人忧。乘用车企业上半年业绩分化明显。在顶级公司大赚一笔的同时,小康股份和北汽蓝谷的亏损进一步扩大。海马汽车(.SZ)、众泰汽车(.SZ)难见起色。

宣布计划更名为Celis并强化华为概念的小康(.SH)进一步扩大了业绩亏损。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亏损16-17.6亿元,亏损同比增加232.51%-265.76%,为19家已披露业绩预告的车企年中亏损最大;预计扣除非净利润后亏损16.1-17.5亿元,上年同期亏损11.26亿元.

小康股份表示,赛力士在新能源汽车产品研发方面的持续投入,以及前期固定资产投入较大,产销量仍处于爬坡阶段,折旧及摊销费用增加;市场推广、营销费用和人工成本增加,是业绩预亏的主要原因。

不过,小康股份在公告中表示,随着新能源汽车交付量逐月增加,2022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将达到120亿元至126亿元,同比增长62.50%-70.@ >63%;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大幅改善;新能源汽车的毛利率也较上年同期有所提高。

同为“华为概念股”的北汽蓝谷(.SH)净亏损进一步扩大。2022年上半年,北汽蓝谷预计亏损18亿元至22亿元,最大亏损较上年同期预估亏损增加21.32%。

“2022年上半年,芯片紧缺、电池等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新冠肺炎的反复爆发对公司业绩影响较大;虽然公司新能源销售2022年上半年车辆较去年同期有所增加,但仍处于爬坡阶段,规模效应尚未显现;品牌及渠道建设成本和研发投入持续增加。” 北汽蓝谷说。

事实上,从销量来看,小康和北汽蓝谷在今年上半年都保持了较高的增速。今年1-6月,小康股份新能源汽车销量4.56万辆,同比增长204.51%;北汽蓝谷累计销量1.7万辆,同比增长14%4.43%,虽然同比增长比较大,但主要是由于到去年的低基数。

作为北汽集团高质量发展和Polar Fox品牌成败的关键,新HI版Alpha S将是破局的关键产品。7月16日,首款搭载HI华为全栈智能汽车解决方案的量产车——全新HI版至尊狐Alpha S终于在发布一年后交付。

“今年要进入以纯电为主的大众消费。去年底,我们对今年有很好的预期,行业进入井喷状态,我们有信心卖完。但现在的情况很混乱,疫情影响了整个供应链,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市场需求的问题不是太大,现在要解决资源问题,还是要努力去抢资源。” 北汽新能源董事长刘宇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

据悉,北汽新能源制定了今年销售10万辆的目标。其中,极虎的销售目标是4万辆,北京品牌新能源汽车的销售目标是6万辆。新HI版 Fox Alpha S能否保住销量和性能还有待市场检验。

业内人士表示,芯片紧缺和原材料价格上涨是整个行业面临的共同问题。车企的业绩分化反映了车企对供应链的控制权和原材料价格谈判权的较大差异。

商用车企业惨淡

受原材料价格上涨、成本上涨等因素以及疫情影响,与经济活动密切相关的商用车企业上半年表现不佳。据中汽协数据,今年上半年商用车产销分别为168.3万辆和170.2万辆,同比下降38.5%, 41.分别同比。@>2%。

12家商用车企业中,仅中通客车实现净利润扭亏为盈,其余11家企业净利润同比下降。

多数企业表示,业绩不佳主要是由于上游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和运输成本增加所致。此外,疫情导致人员出行需求减少,乘用车市场需求减少,行业竞争加剧,乘用车销量同比下滑,影响利润表现.

今年上半年,乘用车市场面临巨大的产销压力。数据显示,今年1-6月,乘用车市场累计销量17.95万辆,为近五年最低水平。过去五年中,上半年乘用车市场仅售出不到20万辆。

上半年以28.02%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一的宇通客车预计净亏损0.52-0.78亿,净亏损3.2-4亿元。今年1-6月,宇通客车销量1.16万辆,同比下降43.82%。

中通客车是唯一实现净利润增长的公司,预计2022年上半年净利润0.2-0.25亿,亏损1.@去年同期>49亿元,扭亏为盈。但今年上半年,中通客车实际销量仅为3182辆,同比下降17.16%。中通客车扭亏为盈的关键是处置子公司股权,非经常性损益增加约0.56亿。

值得一提的是,中通客车股价从5月中旬开始飙升,当时股价在4元/股左右。自5月13日起,中通客车在过去32个交易日内连续13个涨停。涨幅超过540%。期内,因股价异常波动,两次停牌复牌。7月19日,中通客车上演天地,开盘暴涨涨停,午后暴跌2022年商用车产销量,收盘跌停,报22.89元/股,总市值为135.7亿元。

其他商用车企业中,福田汽车、东风汽车、中国重汽预计净利润下降64%、79.18%-82.55%、65%-70%分别。

福田汽车表示,2022年上半年商用车市场销量同比下降41.19%,公司商用车销量下降39.同比27%,影响公司主营业务利润。资产处置收入减少、公司持有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减少导致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同比减少1.39亿元.

中国重汽表示,报告期内,由于经济增速放缓,全国各地新冠疫情复杂多变,物流不畅2022年商用车产销量,同时重汽销售基地卡车行业2021年上半年创历史新高,2022年上半年重卡行业销量同比大幅下滑。公司重卡产销量与去年同期相比也出现大幅下滑,公司整体利润出现下滑。

 
打赏
 
更多>相关资讯

最新发布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联系电话: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