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汽车  汽车销量排行榜  suv销量排行榜  新能源汽车  新能源汽车前十名品牌  宝马x5优惠  保时捷卡宴  保时捷718  8月汽车销量排行榜  保时捷918 

解决方案:里斯咨询:中国车企出海战略存在误区 贸易领先难以打造全球品牌

   日期:2022-11-02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汽车网  联系电话:浏览:128    
核心提示:面对唯一一次领跑全球汽车行业的机会,里斯咨询认为,中国车企在出海战略上也存在一些误区。“贸易出口不等于打造品牌,简单的产品销售也不等于建立品牌,所以目前中国车企的出海战略上存在着比较大的两大误区。不过,针对目前中国车企出海的战略、存在的误区以及如何抓住机遇并打造在海外市场的影响力,里斯咨询也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中国汽车品牌将迎来实现世界第一的唯一历史机遇。未来20到30年,能够建立全球影响力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将不超过10个。品牌成功的关键还是靠品类创新。

11月1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编制的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2年9月,全国汽车出口额146.8亿美元,同比下降3.7%。 % 环比,但与上年相比。同比增长37.2%;2022年1-9月,全国汽车类商品累计出口1148.8亿美元,同比增长25.7%。

汽车商品出口额大幅增长的背后,是今年以来汽车出口的持续增长。

中汽协数据显示,1-9月,中国汽车企业出口总量达到211.7万辆,同比增长55.5%。中国在超过上年出口量的同时,也超过德国成为全球第二大汽车出口国。.

值得一提的是,得益于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新能源汽车也成为中国汽车出口的一大亮点。1-9月,我国新能源汽车累计出口38.9万辆,同比增长1倍以上,贡献占比超过18%。

“中国新能源市场取得领先地位,在产业链优势和消费者认知优势的双重加持下,中国汽车品牌将迎来唯一的历史性机遇,实现世界第一。” 10月26日,瑞思在战略定位咨询(以下简称“瑞思咨询”)发布的《全球新能源汽车品类趋势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中指出。

过去五年,中国新能源市场蓬勃发展,传统合资品牌在电动化战略转型中落伍。依靠整个政策和行业的推动,中国汽车品牌在新能源市场的竞争中抢占先机,抢占市场份额。率已超过80%,且增长趋势仍在继续。

同时,海外消费者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和中国电动汽车品类的认可度也很高。无论是在原材料领域,还是动力电池等核心零部件的产业布局,中国的产业链优势都实现了全球领先。.

“无论事实和看法如何,传统汽车巨头已经失去了起跑线。中国企业现在迎来了打造全球汽车品牌的历史性机遇。” 瑞斯咨询在《报告》中表示。

然而,机遇与挑战并存。面对引领全球汽车业的唯一机会,瑞斯咨询认为,中国车企的海外战略存在一些误区。

“从销售分布来看,目前避开欧美汽车高势能市场,专注于收获薄弱市场的贸易模式,很难打造贸易领先的全球品牌。” Rees 全球主席 Laura Rees 表示。

一方面车的新牌子,中国车企向亚洲、非洲等低端市场国家出口,以更方便、更容易的方式出口产品获得销售。虽然2022年前三季度中国汽车出口已经超过德国,但依然收获颇丰。弱势市场的贸易模式主要是,并没有真正进入欧美等高端市场。

另一方面,中国车企出海的做法,只是将国货批量复制到海外,遵循“车海战术”,直接复制国货矩阵,没有重点。

“贸易出口不等于打造品牌,单纯的产品销售不等于打造品牌。因此,中国车企的海外战略存在两大误区。” 瑞斯咨询中国合伙人何松松指出。

参考国内燃油车品牌在美国的发展历程,瑞思咨询CEO、中国区董事长张云认为,能够在美国树立全球影响力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不超过十家。未来 20 到 30 年。面对百年未遇的历史机遇,车企必须保持信心,回归理性。只有真正从消费者认知出发,挖掘核心痛点,规划品牌差异化战略,才能在新能源竞争的混乱中生存下来。寻找出路。

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五个趋势和九个洞察

近年来,随着电动化浪潮席卷而来,奔驰、宝马、大众、丰田、本田、福特、通用等汽车巨头纷纷加快向新能源转型的步伐。

针对本轮全球汽车行业的新能源转型,瑞思咨询在《报告》中总结了5大趋势。

对于新能源汽车的品类创新,瑞斯咨询也在报告中提出了九点见解:

“从外部来看,电动化时代将诞生很多细分品类。对于所有车企来说,机会都是平等的,但如何抓住这样的机会,其实是面临挑战的。” 何松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对于传统燃油车企业来说,利用新的组织模式、新的设计、新的战略支撑来抓住这样的机遇尤为重要。如果这做不到,在新电动时代,尤其是重要的是,面对新的品类创新机会,传统车企将走向衰落。

差异化品类创新是中国汽车品牌成功的关键

目前,新动力品牌在中国纯电动汽车市场占据“半壁江山”。2021年至今,新动力品牌特斯拉、欧拉、小鹏、爱安、哪吒、蔚来已跻身中国纯电动汽车市场品牌行列。销量前十。在欧美市场,纯电动汽车品牌销量自2021年以来一直位居纯电动汽车市场第一,特斯拉销量排名第一。虽然没有看到中国汽车品牌,但面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火热势头,传统巨头们在新一轮电动化竞争中逐渐落伍。中国车企拥有打造全球汽车品牌的历史性机遇。现在是中国汽车品牌出海的最佳时机。

不过,针对当前中国车企出海战略存在的误区,以及如何抓住机遇,在海外市场建立影响力,瑞斯咨询也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瑞思咨询全球合伙人Yans 指出:“很多中国品牌展示的是模式而不是品牌,应该围绕品牌建立意识并专注于品牌。”

从中国品牌的海外产品矩阵来看,他们依然采用“车海战术”,难以帮助海外消费者建立差异化品牌意识。例如,比亚迪的海外产品矩阵有10多个车型,吉利有18个车型,奇瑞有20多个车型,长安有20多个车型。这种期望增加多种车型以满足更多需求的方式,不仅增加了企业海外经营的难度,也让品牌难以在海外消费者心目中建立清晰、差异化的认知。

“市场上有很多中国车型,但我还没有真正看到一个非常强大的中国品牌。” Rees 全球合伙人 指出。

那么,中国汽车品牌该如何打造海外竞争力呢?

“很多中国企业都在非常努力地进入海外市场,但也有一些是盲目的,没有对全球市场有深入的洞察,比如对全球市场方向的路径规划,优先核心市场。” 长城汽车前总裁王凤英说。

王凤英建议,车企应优先进入高潜力的海外市场。这样做的目的是利用高端市场的潜力来建立品牌知名度,而不是一味依靠一般产品贸易随意进入一些低端市场,或者是以低端进入低端市场产品。这不利于在海外打造新品牌,也不利于这些已建立的海外市场的影响力,反哺国内市场的影响力。

“车企要进军海外市场,首先要有战略规划,分析市场重点,甚至说要选择重点市场,做好产品本土化制造的规划。中国品牌要能在海外市场落地。根植和本地化制造是非常重要的路径。” 王凤英告诉记者。

在张云看来,要想有竞争力,就必须专注于一个品类,打造一个代表这个品类的品牌,并不是所有品类、所有市场都必须拥抱。

从行业实践经验来看,特斯拉打造的高端智能电动车品类,提供整车OTA、极致智能座舱和驾乘体验,为消费者带来全新的电动车体验,驾驶超过25万辆电动车。市场的快速增长;五菱、欧拉、奇瑞等品牌也看到了中国消费者对短途出行的需求,以易驾、易泊、易用的方式解决了消费者的需求,打造了电动汽车的品类。,也带动了整个电力市场在8万以下的快速增长。

“要想在全球市场打造品牌,就必须从全球市场入手,让品牌在全球消费者心中得到认可。中国车企要想在全球市场占据一席之地,他们要有全球思维,不要去想。中国品牌走向世界车的新牌子,要让大家意识到这个全球品牌来自中国,这是我们的思维方式。” 颜斯汉森终于开口说道。

 
打赏
 
更多>相关资讯

最新发布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联系电话:  微信: